9/16/2011

香港故事

今日初遊 '香港歷史博物館' 
參觀其中兩個展覽
'五味紛陳' 及 '香港故事'

毛主席的語錄















當期時的面票 -  來換取物資


於展中,看到從古至今,民初時,毛主席,毛語錄,文化大革命,紅衛兵,中山裝。當中見到流傳的古物,當時的家具,面票,交通公具,煮食用具,舊電影,感受到當時人民生活的景況,生活的方式。當中眾人熟悉的一句說話, "做又三十六, 唔做又三十六" 了解到當時工作的態度, 出現的社會問題,種種事情,想發展到今時今日的中國, 只是數十年間, 已改變很強大。


紙燈籠
















 一些中國傳統手工藝或技藝,在不斷失傳,

試想50年後,100年後,不懂得珍惜,還有人能記得嗎?


傳統中國戲曲之一京劇


極懷念的兒時玩物,腦中記憶馬上浮現眼前,但已不再

香港的故事, 從九十年代的香港,有熟悉的物件或事出現於展館內當中最為深刻的就是以往的家具及店鋪擺設從小於屋邨長大,身邊一切與大眾相似,過的生活也是普羅大眾的生活,並沒什麼特別。但現在回想,卻想起大有不同,相比現在。還記得那份  人情味 記得小時候跟著家人買餸菜,花費的時間不少,就好像每天也探望老朋友。每到不同的店鋪必定暢談一番不論時事,家事, 什麼事情都能傾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此建立,不是靠什麼FACEBOOK,MSN簡單的思想,傳統想法,卻值得保留的習慣買米必定到陳伯的店子,買蔬果必定到肥叔叔的店子,買雞蛋必定要到街市門口左邊的店子但昔日鐵皮屋街市已不再, 事情已變得不一樣, 再沒有往日的人情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